七十至八十年代,筆者深入鄉野,尋找古早碗,足跡踏遍雲林、嘉義、台南一帶,不管是北港、新港,還是民雄、竹崎,甚至白河、關仔嶺….這些區塊常會發現古早碗,不是棄置路邊,就是破碎在古厝廢墟裡,有的甚至已經變成狗碗,看了之後讓人感到實在可惜,心想,如果想要了解台灣陶藝史,您一定要從這些活生生的古早樣本著手,因為民以食為天,碗這種食器最容易被保存下來,甚至留傳世代,於是一心只想紀錄踏查。
有一次在嘉義竹崎四處尋訪,有一座土角厝,阿嬤正在煮飯,我作了不速之客串門子進去跟阿嬤聊天,驚喜的發現,阿嬤的廚房裡,碗盤、鍋碗瓢盆全部老東西,而且品相完整,跟阿嬤聊了一陣子之後,我跟阿嬤說:「這些裝油鹽的小罐子、還有碗盤,可不可以跟我換新的!」阿嬤聽完之後,屬意很捨不得,說這些碗盤有的是阿嬤的嫁妝,從娘家一起嫁過來的,至少跟了她六十多年了,聽到這一番話,於是我換了另一種方式說:「要不然,我跟您買啦!新的碗盤算我送您!」阿嬤聽了之後對著我笑,而且猶豫了很久,不過總算點頭,讓我此行收到不少新的樣本,每一個都古古的,三十年代的東西,很可愛,我不但高興、也很喜歡。
我常想,這些古早碗是從哪裡來的呢?久而久之,興起了我追根究底的動力,告訴自己一定要一探究竟。於是,在坊間閱讀相關資料,跑到圖書館影印台灣陶瓷的始末,也試圖從鄉間老一輩的阿公阿嬤身上尋找答案。
台灣的陶瓷業發展,是一頁滄桑史。想要知道來歷,必先了解是誰生產的?從目前已知的資料來看,台灣本土正式生產碗、盤、陶甕、罐這些餐具,估算始於日治時期。當時,日人統治下的窯廠,以雄厚的資金和純熟技術,選定北投嘎嘮別和苗栗公館福基設立新廠,原因是這兩個地方出產優良的陶土。由於太平洋戰爭窯廠遭到轟炸,直到台灣光復,這些日資窯廠的作品,到現在已不多見。
日本人作窯,台灣人不輸陣,台北艋舺「金義合」和北投「七星」的細碗,還有南投魚池的粗碗,遙遙相望並鼎足而立。此時,碗盤已經超越土器和陶器的品質,而達到了石陶器的發展階段。台灣光復之後,從民國四十年代開始,碗盤生產集中在北投和鶯歌身上,碗窯紛紛建立,民國五十八年到六十年之間,碗盤品質從石陶器轉變為瓷器,為一重大轉戾點,像是「金義合」「大同瓷器」「大中」「億安」為生產瓷器,都相繼投入大量資金,從事瓷質碗盤的生產。
不管是碗、碗公,還是生意碗,都傳達了以民生為主軸的一種需要,裝湯、裝菜也裝飯,實用性極高,在外觀更是講究,有的胎土厚實白釉青花,簡單隨意幾筆勾勒,就顯出樸拙文人畫的韻味;有的薄胎輕巧以工整畫工,重複著連續美的圖騰;有的乾脆素雅,不施粉脂,這些常民生活的不經意表現,所形成的藝術風格,是來自民間最貼近生活的一種美感,平易近人,更具完全的獨創性。
參考書籍:阿嬤的回仔(思想起) 陳新上 著/台灣民間藝術 席德進 著/台灣早期民藝 劉文三 著
也謝謝那位阿罵的割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