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府城-承恩門(北市唯一一級古蹟)/石某

2007080914:54


臺北府城-承恩門(一級古蹟)

城門很奇怪,一個石頭、一塊磚、一片瓦改來改去

到底要改到什麼時候,才是你要的樣子

然而,這個樣子真是您要的嗎

讓我想一想

想著想著白色雲朵飄過去

想著想著風風雨雨

想著想著剎那一片漆黑

臺北府城,開始建造於清光緒八年(1882),三年後竣工

屈指算一算,剛好已經有125年之久



現在保留下來的四座城門:北門、南門、東門、小南門

除了北門-承恩門,保留原味外,其他都被改成宮殿式的城門

很白目不是,到底要改成什麼樣子,你才會喜歡

沒關係,算你狠,還留著一座北門原貌讓我們憑弔

讓我們為這座,北市唯一的一級古蹟上香吧

祈求他活的好好的,不再被蹂躪….

我最怕什麼?你知道嗎?

我最怕那些抗議人士在城門身上噴漆啦!

因為距離總統府很近,一但遇到一些抗議呀、反對啦、下台啦

還有變成流浪之家啦….說太多了還是回來承恩門吧

早在明朝末年,南台灣已經有大量漢人在拓墾

臺北則晚了很久,最早可以看到文獻紀錄的

是在清康熙48(1709),「陳賴章」墾號申請獲准開墾開始

首墾新莊,再墾艋舺(萬華)一帶

到了乾隆年間,台北盆地已然形成了許多聚落

如艋舺(萬華)、大龍峒(大同)、八芝蘭(士林)

錫口(松山)、峴尾(景美)…包括新莊、板橋

台北盆地最早的物產集散中心,本來是在新莊

後來由於溪河淤塞、還有多次械鬥

於是被下游的艋舺(萬華)取代

大稻埕於是相繼興起

北門-承恩門是通往大稻埕的門戶

門的外面有炮壘、甕門,1965年市府決定整建城樓改為鋼筋水泥

唯一逃過此劫的是北門,理由是他遲早會被拆,何需耗費整建呢

北門唯一成了台北市一級古蹟,竟然歸功給了僥倖

承恩門舊姿獨存,散發渾厚札實的魅力

氣質獨特,建築韻味十分耐看

方圓搭配的窗和門,相映成趣


配合著燕尾屋脊歇山式單簷屋頂

遠遠您就可以看到他向您招手

屬於臺北府城的殘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