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甕光景/石某

2011090604:42

吾村,一潭內甕

美麗的,讓人,如痴,如醉

往事,淹入潭底

下課嬉戲的童年,在水裡泅游

試圖,尋回蛛絲馬跡的記憶

那個年少,對著我回眸

隨著光波,來回往返

鮮明的記憶,就剩下這個內甕橋

還有,一戶人家

像是一艘人生船,載浮在仁義潭上

在內甕的甕底迎曦

是人生遼闊的一大享受

仁義潭上的一盞明燈

嘉南第一景

有了仁義潭

種植的菜類,個個長的有仁有義

就連這個離鄉愁,最親近的香蕉圖騰

也長的,如詩如畫的好

遠遠的,那一棵楓香

風搖著,許久許久以前的記憶

灣入了檳榔樹園,美麗的番路姐妹

正如歌地,檳榔樹上採檳榔

一戶草寮人家

結盧人間外的桃源

再回眸已百年身

這個美麗,是何其珍貴呀

如親的土地,友善的狗

每每親近一次,就可以暫時抖落

這十分輕重,想家的鄉愁

 

仁義潭

於六十九年開始興建

七十六年六月完成開始蓄水

部分內甕村,從此淹入潭底

如口甕、甕底、過山仔、黃目子腳

這些聚落,都已淹沒

 

取名內甕,因為該地區兩旁地勢高

而中間地凹,形狀如甕,可以盛水,故名

內甕早在日據時代,就已規劃為水庫最佳場地

由於土壤肥沃、農田稻作兩季收,實為番路鄉米倉

村民因建水庫,都已遷移他處

 

 (資料來自/嘉義縣番路鄉內甕村村里通)


 

2011年 內甕光景/石某